李贄

明朝中期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1527-1602)

李贽(1527——1602),明末哲学家、历史学家,宋明理学的批判者。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语录

编辑
  • 天下無一人不生知,無一物不生知,亦無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嘗不可使之知也。惟是土木瓦石不可使知者,以其無情,難告語也;賢智愚不肖不可使知者,以其有情,難告語也。除是二種,則雖牛馬驢駝等,當其深愁痛苦之時,無不可告以生知,語以佛乘也。
  • 世固有終其身覓良師友、親近善知識,而卒不得收寧止之功者,亦多有之,況未嘗一日親近善知識而遂以善知識自任,可乎!
  • 若是真豪傑,決無有不識豪傑之人,若是真誌要為聖賢,決無有不知賢聖之路者。尚安有坐井釣魚之理也!
  • 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
  • 飄然一身,獨往何難。從此東西南北,信無不可,但不肯人公府耳。此一點名心,終難脫卻,然亦不須脫卻也。世間人以此謂為學者不少矣。
  • 年來每深嘆憾,光陰去矣,而一官三十餘年,未嘗分毫為國出力,徒竊俸余以自潤。既幸雙親歸土,弟妹七人婚嫁各畢。各幸而不缺衣食,各生兒孫。獨余連生四男三女,惟留一女在耳。而年逼耳順,體素贏弱,以為弟侄已滿目,可以無歉矣,遂自安慰焉。蓋所謂欲之而不能,非能之而自不欲也,惟此一件人生大事未能明了,心下時時煩懣;故遂棄官入楚,事善知識,以求少得。蓋皆陷溺之久,老而始覺,絕未曾自棄於人倫之外者。
  • 公壯年雄才,抱璞未試者也。如仆本無才可用,故自不宜於用,豈誠與雲與鶴相類者哉!
  • 且孔子未嘗教人之學孔子也。使孔子而教人以學孔子,何以顏淵問仁,而曰「為仁由己」而不由人也歟哉!何以曰「古之學者為己」,又曰「君子求諸已」也歟哉!惟其由已,故諸子自不必問仁於孔子,惟其為己,故孔子自無學術以授門人。是無人無己之學也。無已,故學莫先於克己;無人,故教惟在於因人。
  • 心之所欲為著,耳更不必聞於人之言,非不欲聞,自不聞也。若欲不聞,孰若不為。此兩者從公決之而已。

其他

编辑
  • “自古至今多少冤屈,谁为辩雪?故读史时真如与百千万人作对敌,一经对垒,自然献俘授首,殊有绝致,未易告语。”[1]

关于李贄的评论

编辑
  •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的活躍、科技的進步,一些知識分子們開始有了啟蒙意識,他們呼籲人的平等、人性的解放、工商業的正常發展、制度的民主。然而,由於朝廷的逆動,這種聲音是那麼的微弱。從李贄到龔自珍,都注定只能成為歷史的悲劇人物。
    ——周非
  • 明朝立國之後,雖然生產力的發展還在催生文化上的啟蒙與復興,但由於知識分子已經淪亡,李贄、黃宗羲、方以智們無論有多大的勇氣、多大的知慧、多大的努力,都無法擔當歷史的使命。
    ——周非

参考文献

编辑
  1. 《与焦弱侯书》

参见

编辑
諸子百家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東周)→董仲舒(西漢)→北宋五子(程頤程顥...等)(北宋)、朱熹(南宋)→陸九淵(南宋)→王陽明李贄(明)→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明末清初)→新儒學八大家:馮友蘭新儒家熊十力(新儒家的始祖)、牟宗三(熊十力的弟子)、徐復觀(熊十力的弟子)、唐君毅(熊十力的弟子))、方東美張君勱梁漱溟
道家 老子莊子列子(東周)→王充(東漢)→道教各分支、新道家
法家 管仲子产韓非申不害商鞅(東周)→李斯(秦)→賈誼劉安漢文帝漢武帝(西漢)→王安石(北宋)→張居正(明)→新法家
墨家 墨子禽滑釐
名家 鄧析公孫龍惠施尹文子
陰陽家 鄒衍
縱橫家 鬼谷子蘇秦張儀
農家 許行
雜家 呂不韋(東周)→劉安(西漢)
小説家 屈原(東周)→虞初(西漢)→近現代中國小説家
兵家 孫武孫臏吴起
方技家 扁鵲(東周)→張仲景華佗(東漢)→孫思邈(唐)→李時珍(明)→近現代中國醫藥學家
楊朱學派 楊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