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
中国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和外交家,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1898–1976)
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国务院的第一任总理,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等职。是中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领导人之一。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周恩来 |
名句
编辑- 每一個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壯志!應當做個開創一代的人。
-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 我是爱南开的。可是我看现在的南开趋向,是非要自绝于社会不可了。[1]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吾國國民之道德,可謂已達淪喪之極。江河日下,挽救無人。夫事實處於危險之境,但使國魂尚在,猶可挽回。蓋羅馬雖亡,瑪志尼尚因民氣以重興。匈牙利屬奧,噶蘇士尚藉民德以建自治。是國雖亡,且隸他人籬下,國性未泯,尚可為也。然而吾國於精神則何如!在朝者處現今之時勢,國務員私利之爭無時或息;議員欲得優薪,督軍竟思攘利。在野者或自命聖哲,啟宗教爭端;或自命清流,置國事於不顧;或灰心國政,作種種不道德之舉,以為亡國之預備;或聚集金錢,以作富家翁。凡此種種,無非泯國性,喪國魂。使國果亡也,彼等恐亦無尋樂稅駕之所。至一般無智愚民,昏昏噩噩。不知國家為何事者,按之以國性國魂之說,尤格格不相入矣。[2]:1-5
- ——1916年11月8日
- 譬之以人,生而哺乳,幼稚成行,其父母家族重視之者,莫不以發達身體陶養性情為第一要務,智識之啟發尚次之。逮及十餘齡,則入學求識是大問題,而身體性情則隨前者以進。所謂根基固於先,智識誘於後,未有不克立而為人者也。[3]
- ——1917年5月
中年語錄
编辑- 人生賴奮鬥而存。[4]:303
- ——〈人生賴奮鬥而存——致周恩夔、陸淑珍〉,1946年6月11日
- 有信心地穩步地重新組織中國經濟結構[5]:881。
- 在工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提綱,1949年9月
- 解放區的人,艱苦樸素,有革命的積極性,是他的長處;但缺乏其他工作的經驗。舊職員雖然有經驗,但恐怕會帶來舊的官僚主義作風。假如只用學生或被埋沒的知識分子,對國家政權機關的管理又沒有經驗。所以要三方面合起來,取長去短,才可以搞好。將來各部門用人,要照顧到這三方面。[5]:871
- ——在第1次擴大政務會議上的報告記錄,1949年10月21日
- 就聯合這方面説,同我們兄弟之邦並不是沒有差別。換言之,對兄弟國家戰略上雖是聯合,但戰術上不能沒有批評。……所以,要是認為同這些國家之間亳無問題,那就是盲目的樂觀。[5]:904-905
- ——在外交部成立會上的講話記錄,1949年11月8日
- 我們應當説,今天的困難都是為了勝利而擔負的。為了要取得勝利,有許多事情就不可能不擔負起來。……為什麼物價上漲呢?基本上還是因為開支很大,票子發得很多,物價當然會上漲。為什麼開支很多呢?因為我們所解放的地區擴大了,在這些新地區內一開始又不可能收入得很多,而擔負就會增加。所以這種擔負的增加是必然的過程,勝利的過程。它與國民黨反動派的物價上漲、負擔增加的沒落過程是完全相反的。……我們必須向人民説清楚,這種勝利的負擔一時還是不可避免的。……恢復生產……在城市,其重點在恢復工業生產,而不應該在商業上,寧可多注意手工業。……開源節流……運用恰當[5]:877
- ——在第6次政務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9年11月18日
- 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受盡了水旱災害的折磨,水利做的是開路的工作。水利工作本身就是為人民服務。[5]:879-880
- ——在解放區水利聯席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49年11月20日
- 中國是個大國,地大,人多,經濟發展又不平衡。……要在統一政策下因地制宜,在因地制宜的發展中求統一。這樣的因地制宜,不但不妨礙統一,正是為進一步的統一創造條件。……不會的。那是在舊社會中的問題,在新社會中是不成問題的,華北人民政府就是例子。我們有信心解決這些問題。[5]:874
- ——在第10次政務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9年12月9日
- 在中國,城鄉關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關係。……從老解放區鄉村來的幹部,有一套很好的農村生產經驗,懂得如何組織農業勞動,但不能因此就説農業是重心而忽視工業,否認或者忽視城市領導鄉村、工業領導農業的作用。……農業不能作為重心,它必須在工業的領導下才能發展。必須把城市工業組織起來發揮領導作用,才能使農業現代化、機械化。……我們必須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發展工業,在工業的領導下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沒有農業基礎,工業不能前進;沒有工業領導,農業就無法發展。……國家建設是以國內力量為主還是以國外援助為主?我們的回答是以國內力量為主,即自力更生為主。……現在整個工業中有一半是屬於私人經營的,它對國家的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在那些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私人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政府是會幫助它的。……這裡説的是上下關係是指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在今天的情況下,我們還不能完全做到集中和統一,但也不允許各自為政。我們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不是封建割據。要既利於國家統一,又利於因地制宜,這是《共同綱領》中確定了的。……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才能使各方面的工作生氣勃勃,否則就死氣沉沉。[5]:882-883[6]:8-13
- ——對全國農業會議、鋼鐵會議、航務會議代表講話,1949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
- 陳雲同志主持中財委的工作,都是要各部部長對本部工作作報告。非黨人士擔任部長的就要非黨人士作報告,如輕工業部就要黃炎培報告,水利部就要傅作義報告。開始他們情況不熟,報告後可由副部長補充,久了情況熟了,連補充也不需要。同時有任務也責成他們負責完成,比如説河水決口,要水利部負責,傅作義自然會下去布置。有職、有權、有責,自然會發揮他們的積極性。這方法很好。政務院的政務會議每星期召開一次,有關文件等也交非黨人士審查,一切指示、法令也要他們修改。這樣,不僅不會動搖我們的政策,而且還會完善我們的政策。[5]:873
- ——在全國統一戰線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0年4月13日
- 我們應該承認,今天國營經濟力量還很小,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私營經濟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應該予以扶助使其發展。……私營經濟,今天看起來有些蕭條,但以後會發展。等土地改革完成了,生產恢復和發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企業的舊的經營方式也改變了,那時私營企業就可以進一步得到發展,幫助國營經濟滿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5]:883-884
- ——在全國統一戰線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0年4月30日
- 對於兩三個月以上的長期救濟,應用以工代賑(如修築公共工程等)為主要方法。[5]:881
- ——〈關於救濟失業工人辦法給上海人民政府的覆示〉,1950年5月13日
- 要在現有基礎上提高,在近代化的條件下發展……要建設近代化的國防,必須要有近代化的軍工生產為基礎[5]:885。
- ——在全軍參謀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0年5月16日
- 八個月來,我們開的各種專業會議,就有八十次之多。在這八十次會議中,屬於財政經濟的就有六十次,占四分之三。將要開的還有三四十次。在這樣一個短時間中,我們開了這樣多的會議,是因為業務上的需要。不開就不了解情況,就無法進行工作。[5]:881
- ——在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政治報告記錄稿,1950年6月16日
- 以軍隊的成分説,解放戰士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他們多數是新區的、被國民黨抓來的,原籍有的也不知道他們的死活,現在回去如果土改過了,不一定能分到地。……這樣一想,對復員工作我們需要時間、準備和步驟,並且要有恰當的待遇,要做很多工作,絕不是一紙命令就能解決問題的。……另外還要有鞋、襪、肥皂和布。血戰歸來,對老婆帶幾尺花布也是好的。……襪子要厚點,能兩面穿。……起義部隊一般不動。不應該剛來就要他們走。如果那樣做,我們心裡很不安。[5]:884-885
- ——在第36次政務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50年6月24日
- 水災是非治不可。如果土地不洪就旱,那就土改了也沒有用。……總的方向是,上游蓄水,中游蓄泄並重,下游以泄水為主。從水量的處理來説,主要還是泄水……這次治水計劃,上下游的利益都要照顧到,並且還應有利於灌溉農田,上游蓄水庫注意配合發電,下游注意配合航運。總之,要統籌兼顧[5]:880。
- ——在第57次政務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50年11月3日
- 自從進城後,就籌備政協,建立政權;緊跟着就是樹立國際陣營;等到毛主席由蘇聯回國,當時物價波動,必須用全力來統一財政,穩定物價。不這樣,就不會有一年半工作的發展,就做不到三年恢復、十年發展。[5]:868
- 在第119次政務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52年1月11日
-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高崗有其正確的有功於革命的一面,因而博得了黨的信任,但他的個人主義思想……和私生活的腐化欲長期沒有得到糾正和制止,並且在全國勝利後更大的發展了,這就是他的黑暗的一面。
- ——主持召開高崗問題座談會,1954年2月
- 專政的權力雖然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但這個權力是相當集中相當大的,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忽視民主。蘇聯的歷史經驗可以借鑒。所以我們要時常警惕,要經常注意擴大民主,這一點更帶有本質的意義。[6]:207
- ——在講民主和專政之關係,1956年7月
- 光有自我批評還不行,還要深入群眾。只有深入群眾,才能知道自己的意見對不對。怎麼辦?要實行調查研究。我還要說一句,我們要進行自我批評,但是你們也不能封鎖消息。不能認為這是我的工作,你不能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樣就無法合作了!任何問題公之於眾總是有好處的。這樣,可以得到大家的幫助,有什麼不好呢?[6]:345
- 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上海人喜欢评弹,淮剧,越剧,要你北京去批准干什么。
-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故事片創作會議上的講話〉,1961年6月19日
- 任何黨派、社會團體內部都有左、中、右,這是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左、中、右或者說進步、中間、保守,他們之間也會相互轉化,保守可以轉向進步、中間,中間、進步也會變成保守。但是有些部門和機關用左、中、右去排隊就不好了。人的思想狀態是會變化的,政治思想、主張經常有變化,特別是對科學上生產上許多問題的看法不同,不屬於政治思想上的分野,更不能用左、中、右去劃分。[6]:363
- ——〈論知識分子問題〉,1962年3月2日
- 知識分子應該加強團結,養成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新風氣,特別是年輕的知識分子應該尊重年長的、有學識的知識分子,並且虛心地向他們學習。[7]:203
- ——〈知識分子應當受到國家和人民的尊重〉,1962年3月27日
- 要使艱苦樸素成為我們的美德。[6]:427
- ——〈過好「五關」〉,1963年5月29日
- 一個人一點不想個人的問題是不大可能的;要求一點不想,也是不現實的。[7]:215
- ——〈全面發展,做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1963年7月22日
試論奢靡二說
编辑- 「一物之微,經若干手續始成,尋常之品,務極其巧思,以求合用,無所謂敷衍,無所謂勉強也。生活程度,遂亦因之以增高。人工束手但盡巧思,此現代之文化也。……實則習久成性,習慣也,性質也,固一而二,二而一也。況奢靡用之於文化日進之國,則其奢靡且足以助文化蔽塞之邦,則吾行見其促國於亡,以應夫憂時者之言而已。嗚呼!習慣也,性質也,奢靡也。炎黃苗矞,將恃之以增進文化,與英、美、德、日同列於富強之境,生活高優之所耶!」[8]:1-5
- 1916年11月29日
覺悟
编辑- 「什麼是『覺悟』?人在世界上同一切生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能夠『覺悟』,一切生物不能夠『覺悟』。『覺悟』的起點,由於人能夠知道自己。因着自覺,遂能解決人生的人格、地位、趨向,向進化方面求種種適應於『人』的生活。這種活動全可叫他為『覺悟』。為什麼『覺悟』?人生最大的要素是靈性。靈性包含有理性同群性;理性的衝動,可以主宰一切事理;群性的衝動,可以變更社會的環境。這種衝動的作用,全由於『覺悟』中生出來的。人生的環境,因着時間、空間種種的不同同變遷,遂逼着人生出『覺悟』;或着人因為各種事理的不同同變態,也生出許多『覺悟』。總起來凡人不滿意現狀,必生出感覺;由感覺而悟到一切真的事理——為人類大多數生存進化,比較現狀為有進步的——是謂之大『覺悟』。怎樣『覺悟』?『覺悟』的要件,必須自己去『覺悟』。自己『覺悟』,有靜的內省法,從回想而生出『覺悟』;有由他人的方面,從考察中生出來的『覺悟』;有因環境的感動,從比較中生出來的『覺悟』。所謂『回想』、『考察』、『比較』,真正的主旨,還須本乎真理衝動的現象。『覺悟』的影響——因自己的『覺悟』,得尋着真『人』的生活。由己及人,漸漸可以達到人人『覺悟』的境界。從『覺悟』中生出來的效果,必定是不滿意現狀,去另辟一條新道,接續不斷的望前走,去求無窮的進化。縱橫起來的:橫性的『覺悟』,是利己利人,永無邊境;縱性的『覺悟』,是解放改造,破壞建設,永無止境。」[9]
- ——1919年12月
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
编辑- 「我們青年不僅有今天,而且還有遠大的未來。他不僅管自己的一生,而且還要管及他的子孫,他的後代。今天的青年不僅要問,怎樣爭取抗戰最後的勝利;而且要問,在抗戰的勝利取得後,怎樣改造中國,使它成為一個自由的、民主的、共和的國家。因此,我們想,在積極方面,這是一個最好的時期。它可以把我們這一輩的青年鍛煉得更偉大,前程更遠。這機會在平常是很難找到的。」[10]:88-89
- 1937年12月31日
我的修養要則
编辑- 「一、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三、習作合一,要注意時間、空間和條件,使之配合適當,要注意檢討和整理,要有發現和創造。四、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鬥爭。五、適當地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地糾正自己的短處。六、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並幫助他們。過集體生活,注意調研,遵守紀律。七、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10]:125
- 1943年3月18日
魯迅和聞一多都是我們的榜樣
编辑- 「你是那樣平易近人,但又永遠堅定不移,這正是你的偉大!」[10]:245-246
- ——1946年11月30日
領導作風的一個重要問題
编辑- 「對許多思想上作風上確有問題的同志,不應採取排斥的態度,而應採取信任他們又抓緊做他們工作的態度。這是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作風。因為對任何一個同志,必須有一個基本估計,就是基本上是可信任的還是不可信任的。如果有充分材料說明他是不可信任的,那黨就應該對他採取排斥或懷疑的態度。如果是可信任的,那就不管他有多少條錯誤,思想作風有怎樣的毛病,黨對他還應該給以信任,在信任中來批評他的錯誤,糾正他的作風。這些人既是基本上好的,雖有嚴重而多的錯誤,我們只能在信任中抓緊,而不應置之不理,冷淡起來。否則,領導者自己就無法批評他們的錯誤,反使自己陷於被動。要做領導者,必須團結他所喜歡和不願接近的同志,然後抓緊他們,稱贊其對的方面,批評其壞的方面,然後才能改造他們,同時也就改造了自己的領導。」[10]:287
- 1948年2月5日
思想改造應該先從自身做起
编辑- 「理論要同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否則就是空話,於事無補。思想改造應該先從自身檢討做起,這樣就能夠說服別人。不要天天攻擊別人,打擊別人,混戰一場。」[11]
- 〈對出席民盟四中全會擴大會議人員的講話〉,1949年12月6日
跟着新生力量走
编辑- 「處理問題要想到好的一面,也要考慮到壞的一面,好的要去爭取,壞的要準備去克服。任何事情從這兩方面去着想,就不會出毛病了。對壞的作充分估計,遇到困難和挫折才不會感到意外,以至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而是有力量去克服。當然,如果出現好的情況,這正是我們所要爭取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鬥爭中辯證地發展着的。既然我們要工作,就必須準備迎接困難,克服困難。青年人應當有這樣的勇氣。第一要有勇氣,第二才能產生智慧。有勇無智固然不好,但如果連勇氣都沒有,那就毫無辦法了。」[7]
- 〈跟着新生的力量走〉,1950年7月11日
為了實現和鞏固團結必須消除門戶之見
编辑- 「科學家的良心、骨氣是可欽佩的,但是科學家的脾氣有時是很難相處的。這都是一定的生活環境造成的。我們要用唯物主義觀點來看這個問題,要了解生活環境可以影響脾氣,既然環境變了,脾氣也是可以改的。團結是在矛盾中形成和發展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們的智慧、才能、性格各有不同,相互之間有時是有矛盾的。團結就是在共同點上把矛盾的各方統一起來。……我們在自己的隊伍中,就是要強調統一與團結。統一矛盾並不妨礙個性的發展。」[12]
- 〈建設與團結〉,1950年8月24日
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
编辑- 「我從不灰心,革命的信心和革命的樂觀主義鼓舞了自己。這個力量是從廣大人民中間得到的。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態度和決心,即犯了錯誤,就檢討,認識錯誤的根源,在行動中改正錯誤。有了犯錯誤的經驗,就可以少犯以至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當然不可能一次就改得好,犯了一次可能再犯,但總可以改正吧!犯了錯誤,不要當作包袱,要把它弄開。丟開了還不算,還應該公之於眾,作自我批評。這不僅可以教育自己,同時也能幫助別人少犯這樣的錯誤。也就是告訢別人:這類錯誤是可以改正的,只要認識了,同時又肯改,仍然是可以進步的。犯了錯誤,關起門來檢討是需要的,更需要的是到人民中去學習。一個人之所以犯錯誤,一方面是由於對理論、原則認識得不清楚,所以需要向進步的理論求教;另一方面是由於自己相信的那一點道理跟實際相矛盾,行不通,所以必須向廣大群眾求救,從實踐中求得新的認識,發現新的道理。這樣兩方面結合起來,就有了力量,就行得通了,也就可以不犯或者少犯錯誤了。」[11]:208-221
- 1950年8月24日
既要防止自卑,也要防止驕傲自滿
编辑- 「在學習中,我們還要防止自卑,覺得我們什麼都不行,那也不應該。我們雖然落後,但也有可以自信的地方。我們的國家是落後的,但我們的人民是勤勞的,是可以創造出智慧的。勞動產生智慧嘛,我們還是可以趕上去的。當然也不要有一點成就就驕傲。」[13]
- 〈向一切國家的長處學習〉,1956年5月3日
所有的人都要自我改造
编辑- 「改造要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沒有人是專門改造別人的。自居於領導,自居於改造別人的人,其實自己首先需要改造。要對這種人大聲疾呼:『請你自己先改造!』」[11]
- 〈論知識分子問題〉,1962年3月2日
在思維的過程中,經常有不同的意見產生
编辑- 「……在人民內部有一些對立面的意見,這對我們的進步是有好處的。我們不可能設想,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是鐵板一塊,大家都是一個想法,對任何問題的看法都一樣。如果我們的統一戰線是這樣,它就不能發展,就會停止不前,甚至要後退。不要說一個組織、一個團體、一群人不能有這樣的情況,就是一個人的頭腦裡,也不能有這樣的情況。每天的客觀存在,反映到人的頭腦裡面,在思維的過程中,經常有不同的意見產生。自己肯定了的東西,後來自己又否定了。這樣看對了,那樣看又不對了,幾個側面看完全了,才掌握了全面。原來沒有認識到的,後來認識到了,以後又有了更加新的認識。這樣,一個人的思想才能發展,一個黨的政策也才能完備,一個團體的工作也才能在這個過程中間得到改進……」[6]
- 〈我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新發展〉,1962年4月18日
中國人辦外事的一些哲學思想
编辑- 「我們中國人辦外事有這樣一些哲學思想。(一)要等待,不要將己見強加於人。當雙方爭執不下時,強加於人反而容易壞事,最好的辦法是等待對方自己覺悟。主席閣下同我講過,埃敍合併為阿聯,當時是有錯誤的,後來又分裂了。現在再搞統一,已經接受了過去的教訓。這說明,事情總是勉強不得的。納賽爾總統在埃敍分裂時採取的態度,我們很欣賞,表明納賽爾總統吸取了經驗。(二)決不開第一槍。人家可以先對我不好,我們決不會先對人家不好。(三)中國有句古話,『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對我不好,欺侮我,逼得我不得不有所準備,要進行回擊。否則,就會把我們看成懦弱可欺。(四)『退避三舍』。這就是說,你來,我先退,給你警告。再來,再退,再給警告,但事不過三。退為的是給對方以考慮的時間。這時候,將發生兩種可能,一種是有遠見的人會考慮,這不是軟弱可欺,應該謹慎;另一種是有人可能視我可欺,逼我到墻角,我只好還擊。」[13]:327-328
- 1963年4月24日
红卫兵
编辑- 「怀疑一切是不科学的,不能除了毛主席、林副主席都怀疑。怀疑是允许的,但总要有点根据。」
- 在国务院小礼堂接见红卫兵,1966年10月22日
晚年語錄
编辑- “现在世界青年对现状有些不满,想寻求真理。青年思想波动时会表现为各种形式。但各种表现形式不一定都是成熟的或固定的。按照人类发展来看,一个普遍真理最后总要被人们认识的,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我们赞成任何青年都有这种探讨的要求,这是好事。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认识。但是有一点,总要找到大多数人的共同性,这就可以使人类的大多数得到发展,得到进步,得到幸福。”
- “我想在生命最後時期,還是要自我反思、檢討、澄清若干事件。儘管是晚了,但總不能讓其錯、假繼續下去。歷史誰也篡改不了。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上,是確立了張聞天同志為代表的黨中央,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捩點,要把歪曲的歷史更正過來,好在當年參加會議的同志還在。”
- 1975年11月15日
- “1944年5月21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選出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周恩來組成主席團會議,有通過決議:得票最高者為主席團主席。劉少奇最高,朱德第二,毛澤東是第四。但是在內部由我提議:主席還是由毛澤東來擔任。朱老總是很反感的。我又一次做了唯心的政治上錯誤的抉擇。”
- 1975年11月17日
- 「1962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擴大工作會議(即七千人會議)。會上總結人禍帶來災難的教訓,強調要恢復黨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健全黨內民主生活。會上有不少同志提出:主席退下。在二月十日的政治局常委會上,毛澤東表示:願服從會議決定,辭去主席退下,搞社會調查。朱老總、陳雲、小平表態:歡迎毛澤東辭去主席。是我堅持:主席暫退二線,主席還是主席。」
- 1975年11月19日
- “1956年9月29日,中共八屆全會後第一次政治局會議上,通過二項決議:党的主席規定連任一屆;要限制領導人權力,加強對領導人的監督,黨內要體現民主集中制。是林伯渠、羅榮桓、彭真提議的。十七名政治局委員,十五名贊成,惟有二人棄權(毛澤東、林彪)。決議都給個人意志廢了,我們也有責任和罪過。”
- 1975年11月22日
- “一場政治疾風暴雨要降臨,還要鬥,鬥到何日何時方休呢?共產黨哲學是一部鬥爭哲學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靠鬥爭能建成的嗎?”
- 1975年12月3日
- “國家很不幸,建國26年,還有6億人口飯也吃不飽,只會高歌共產黨、頌揚領袖,這是共產黨敗筆。”
- 1975年12月28日
- “不許放屁,內外樹敵,國家正陷於經濟危機。誰主沉浮?人民,醒悟了的人民。”
- 1976年1月1日
- “記住:不留骨灰,不建墓碑,要遠離中南海。”
- 1976年1月2日
关于周恩来的评论
编辑- 疑似伪作《诉衷情·赠周总理》(约1975年)
-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 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
-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 此诗见于[美]R·特里尔所著《毛泽东传》。此书中说明:“在这段时间,毛似乎回到韶山。在南国宁静的时日里,毛赋下了如许几行。出乎意料,这首词是为周而作的。”(因此诗没有公开发表过,流出的版本略有差异)。
- 这首诗应该是毛主席的最后一首诗,一般认为是他82岁时写给周总理的。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经预感到,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
參考文獻
编辑- ↑ 胡耀. “我是爱南开的”:周恩来一语背后多少隐情?. 澎湃新闻. 2016-03-08.
- ↑ 「代論」《中國現時之危機》的第二部分. 南開學校校刊《校風》第45期. 1916-11-08.
- ↑ 〈本社之責任觀〉(續). 天津南開學校校刊《校風》第65期.
- ↑ 《周恩來書信選集》.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金冲及主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周恩來傳》. 第2版.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8.
- ↑ 6.0 6.1 6.2 6.3 6.4 6.5 《周恩來選集》下卷. 人民出版社. 1980.
- ↑ 7.0 7.1 7.2 《周恩來教育文選》.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4.
- ↑ 《今之憂時者僉謂國匱民貧由於世風奢靡然泰西學者研究奢靡問題界說不一波利比亞謂奢靡由於習慣紀夏井謂奢靡由於性質二說然否試探本言之》. 南開學校校刊《校風》第48期. 1916-11-29.
- ↑ 《覺悟》. 《覺悟》雜誌 (覺悟社). 1920年1月, (創刊號).
- ↑ 10.0 10.1 10.2 10.3 10.4 《周恩來選集》上卷. 人民出版社. 1980.
- ↑ 11.0 11.1 11.2 《周恩來統一戰線》. 人民出版社. 1984.
- ↑ 《周恩來經濟文選》.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3.
- ↑ 13.0 13.1 《周恩來外交文選》.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0.
- ↑ 1971年,“乒乓外交”背后的六个人. 新华社. 2021-04-10.
参见
编辑- 周恩来妻邓颖超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 | |
---|---|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七大前) |
陈独秀→瞿秋白(代)→向忠发→王明(代)→博古→张闻天 |
中共中央主席 | 毛泽东→华国锋→胡耀邦 |
中共中央副主席 |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华国锋、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赵紫阳 |
中共中央总书记 (十二大起) |
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
国家主席 | 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代)→宋庆龄(名誉)→李先念→杨尚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
国家副主席 |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朱德→宋庆龄、董必武→乌兰夫→王震→荣毅仁→胡锦涛→曾庆红→习近平→李源潮→王岐山→韩正 |
国务院总理 | 周恩来→华国锋→赵紫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李强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刘少奇→朱德→宋庆龄(代)→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吴邦国→张德江→栗战书→赵乐际 |
全国政协主席 |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贾庆林→俞正声→汪洋→王沪宁 |
中央军委主席 | 张国焘(军事部主任)→周恩来(军委书记→军事科科长)→杨殷(军事部部长)→周恩来(军事部部长)→项英(中革军委代主席)→朱德→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
---|---|
部长 | 周恩来(1949-1958) · 陈毅(1958-1972) · 姬鹏飞(1972-1974) · 乔冠华(1974-1976) · 黄华(1976-1982) · 吴学谦(1982-1988) · 錢其琛(1988-1998) · 唐家璇(1998-2003) · 李肇星(2003-2007) · 杨洁篪(2007-2013) · 王毅(2013-2022) · 秦剛(2022-2023) · 王毅(2023-) |
发言人 | 姜瑜(2006–2012) · 洪磊(2010–2016) · 陆慷(2015–2019) · 耿爽(2016-2020) · 华春莹(2012-) · 赵立坚(2020-2023) · 汪文斌(2020-) · 毛宁(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