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语录编辑
行政编辑
-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我们公务人员心中要对民众有敬畏、对百姓有牵挂。但在行动上,又要不扰民、不烦民。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 出处: 李克强考察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内部座谈会讲话
-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九个字不是什么典籍的原话,是我的心得。我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该公开的应该全部公开。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尤其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都应该加大公开的力度,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 人们不是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吗?现在是云计算的时代,我们要让‘权在用、云在看’。行使权力不能打小算盘。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包括媒体朋友们的监督。”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改革编辑
- 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简政放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我们还要继续啃‘硬骨头’。”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我们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今年要下决心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而且直接放给市场,即使是需要审批的也要简化手续。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把民之所望,做改革所向
- 出处: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中国开放还要继续往前推进,黄河、长江不会倒流。
- 出处:2022年考察盐田港[1]
民生编辑
- 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我们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出力,缓解这个民生之痛。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 出处: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 出处: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工匠精神编辑
-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自然环境编辑
- 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中国没有能力去继续走高投入、高排放乃至于高污染的路子。中国政府要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理念,同时,要铁腕出击来整治现有的污染,不再欠“新账”,并且要多还“老账”。
- 出处: 大连达沃斯年会上回答日本三菱董事会主席小岛顺彦提问
两岸关系编辑
- 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把它一道维护好、建设好,使其花团锦簇,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对台商优惠政策)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是同胞啊。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回答台湾记者提问
国际关系编辑
- 中国有13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持久的国际和平环境。即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我们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的信条。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我经常会见美国的政治家。他们和我谈话,很坦率地说,他们是为美国利益而来;我跟他们说,我是为中国利益工作。既然大家都讲利益,那好,利益就有共同点、汇合点。
- 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逊”。我想很难找到现代“鲁宾逊”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出处: 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特别致辞。
- 我昨天到东京时一直下着雨,今天欢迎仪式时雨就停了。这也预示着中日关系在风雨之后会迎来美好的未来。
- 出处:2018年5月9日下午,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见记者时表示。
考察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编辑
- 一定要建最坚固的校舍,要经得起任何考验。只有学校、医院的建筑最坚固,全社会才感到最安稳。
- 我们对遇难者最好的纪念,就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 (芦山地震震中龙门乡)“摆龙门阵”是四川传统,希望你们摆好“新龙门阵”,用优质服务吸引省内省外乃至国外游客,把龙门古镇建成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杆。
- 出处: 中国政府网"考察震后重建的芦山二中"、"李克强考察震后重建的芦山二中"
其他编辑
- 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 出处: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在会上,李克强没有念出“核心意识”。
- 团结凝聚力量,实干创造未来。
- 出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 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那就回到了农耕时代。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
- 出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会
参考文献编辑
- ↑ 李克强深圳考察 “黄河、长江不会倒流”引关注. 自由亚洲电台. 2022-08-18.
外部链接编辑
参见编辑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 | |
---|---|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七大前) |
陈独秀→瞿秋白(代)→向忠发→王明(代)→博古→张闻天 |
中共中央主席 | 毛泽东→华国锋→胡耀邦 |
中共中央副主席 |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华国锋、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赵紫阳 |
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 (七大起) |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病逝)→陈云(递补);彭真(候补) |
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八大起) |
邓小平(书记处总书记)→胡耀邦(书记处总书记)→万里→胡启立(免)→乔石→胡锦涛→曾庆红→习近平→刘云山→王沪宁 |
中共中央总书记 (十二大起) |
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
国家主席 | 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代)→宋庆龄(名誉)→李先念→杨尚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
国家副主席 |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朱德→宋庆龄、董必武→乌兰夫→王震→荣毅仁→胡锦涛→曾庆红→习近平→李源潮→王岐山 |
国务院总理 | 周恩来→华国锋→赵紫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 |
第一副总理 | 董必武→陈云→林彪→邓小平→万里→姚依林→朱镕基→李岚清→黄菊(病逝)→吴仪(接管)→李克强→张高丽→韩正 |
外交部部长 | 周恩来(总理兼)→陈毅(副总理兼)→姬鹏飞(副总理兼)→乔冠华→黄华(副总理兼)→吴学谦(副总理兼)→钱其琛(副总理兼)→唐家璇(国务委员兼)→李肇星→杨洁篪(国委兼)→王毅(国委兼) |
国防部部长 | 彭德怀(副总理兼)→林彪(副总理兼)→叶剑英→徐向前(副总理兼)→耿飙(副总理兼)→张爱萍(国务委员兼)→秦基伟(国委兼)→迟浩田(国委兼)→曹刚川(国委兼)→梁光烈(国委兼)→常万全(国委兼)→魏凤和(国委兼)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刘少奇→朱德→宋庆龄(代)→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吴邦国→张德江→栗战书 |
第一副委员长 | 宋庆龄→林伯渠→彭真→董必武→宋庆龄→陈丕显→习仲勋→田纪云→王兆国→李建国→王晨 |
全国政协主席 |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贾庆林→俞正声→汪洋 |
中央军委主席 | 张国焘(军事部主任)→周恩来(军委书记→军事科科长)→杨殷(军事部部长)→周恩来(军事部部长)→项英(中革军委代主席)→朱德→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
军委第一副主席 | 王稼祥→周恩来→朱德→林彪(亡)→刘伯承→叶剑英→赵紫阳(撤)→杨尚昆→刘华清→张万年→胡锦涛→郭伯雄→习近平→范长龙→许其亮 |
中央纪委书记 | 王荷波→刘少奇→李维汉→朱德→董必武→陈云→乔石→尉健行→吴官正→贺国强→王岐山→赵乐际 |
国家监委主任 | 杨晓渡 |
中央政法委书记 | 彭真(政法小组组长)→罗瑞卿(组长)→谢富治(组长)→(实际工作:康生→汪东兴)→纪登奎(组长)→彭真→陈丕显→乔石→任建新→罗干→周永康→孟建柱→郭声琨 |
最高法院院长 | 沈钧儒→董必武→謝覺哉→杨秀峰→江华→郑天翔→任建新→肖扬→王胜俊→周强 |
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 罗荣桓→张鼎丞→(公安部长:华国锋→赵苍璧)→黄火青→杨易辰→刘复之→张思卿→韩杼滨→贾春旺→曹建明→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