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各種社會中的特定行為和規範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語錄

編輯
    • 我的身體裏循環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2017年楊振寧一篇「關於放棄美國國籍」的小文[2]
  • 「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3]
  • 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結果遭到國內眾多易學研究權威學者的批駁。[4]
    • 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著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向《易經》「開火」,稱
  • 「很多人曾討論過近代科學為何沒在中國萌生,我覺得和《易經》有很大關系。」[4]
    • 易經的看法,楊振寧
  • 「近代科學一個特點就是要擺脫掉天人合一這個觀念,承認人世間有人世間的規律,有人世間復雜的現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復雜現象,這兩個是兩回 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4]
    • 易經的看法,楊振寧
  • 請各位有機會時更上一層樓,去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含於傳統中醫藥中的寶藏![5]
  • 政治上我是台灣人,文化上我是中華文化圈的,不會否認這點,我比較覺得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中國書讀得很多,論語背得很熟,用的也是中文,要怎麼否認。」
    • 2015年4月柯文哲接受專訪時,回答記者所提的「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還是「我是中國人,不是台灣人」的選擇題。
  • 「我很喜歡中華文化,我想我一輩子也離不開了」[6]

文化生命不可摧殘

編輯
  • 「文化生命不能隨意摧殘,摧殘文化生命,同時就影響民族生命。文化生命不能摧殘太甚,一個民族是經不起這樣摧殘的。就好像一個人得些小病是無所謂的,生長中的痛苦是不可免的,但是大病就不能多患。又如一個人的命運不能太苦,人受點挫折、受點艱難困苦是好的,但是挫折太多、苦太重,就會影響人的生命。」[7]:新版序8

現代化的道路

編輯
  • 「如此,即得靠文化的力量、思想的自覺。所以,知識份子思想上的自覺是很重要的,依此而發動文化的力量、教育的力量來創造這個東西;這就是我們現代化的道路。」[7]:新版序25
    • 牟宗三

日本文化

編輯
  • 日本顯然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很深,但從差異來看,日本文化專注在事物的細節上,例如日本的刀跟中國的刀是完全不同的。日本的刀很鋒利,但同時也非常美,就像藝術品一樣。製刀的工匠不只是製作一個武器,也把它當作是藝術品在製造。這種態度,是很獨特的日本文化,幾乎每個日本人,不論在哪個行業,都有非常專注的視野,他們在個人崗位上全力以赴,但是專注得太過頭了,就會失去全面的視野。[8]-本庶佑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