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聰明
台灣首位醫學博士、國立台灣大學代校長
杜聰明(1893年8月25日—1986年2月25日),字思牧,臺灣臺北三芝人,臺灣醫師、醫學教授,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M.D.)[1]。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創辦人[2],第一位臺灣籍的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兼教務長和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其言論主要在《杜聰明言論集》,其他著作尚有:杜教授著有《藥理學概要》、《藥理學教室論文集》、《中西醫學史略》、《杜聰明回憶錄》等書。
座右銘
編輯醫學成就
編輯- 禁藥鴉片
- 中醫:實驗治療學而非廢醫驗藥(廢醫存藥)
- 時代背景是抗生素尚未普及:「恐怕在霍亂及黑死病的治療方面,漢醫的處方是任何人都可以治療的,可是一個堂堂的西醫大國手卻只能夠束手旁觀,患者幾乎都是死掉的。」[7]
- 「像它(漢醫學)以哲學理論來進行病理的解說,由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實在不得不說是極其幼稚的。由實際的角度而言,非常明顯地,它的解說和方法是一定無法應用到現代醫學上的,而且絕對沒有這種需要。是以,我所感到有興趣的問題是,對於西醫臨床專家做出正確診斷後的每一個疾病,漢醫會如何地試着解說?或者應當給予什麼病名?究竟那是全然錯誤的解說呢?還是說,即便解說是錯誤的,在實際治療時,難道就完全沒有任何助益嗎?
在這些之外,在漢醫的醫經學中還有下列具體的例子,像是關於人身血脈經絡骨髓的記述,疾病的陰陽表裏虛實寒熱,症狀的淺深劇易緩急新故氣火、還有風寒暑濕燥火這六門等等的術語,究竟相當於現代醫學理的什麼意義?作為診斷學的話,望聞問切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在脈學上,脈的浮沈、乃至緩緊、遲數、滑濇等分類的價值,漢醫病名與現代醫學的病名之間的對照與比較。
換言之,要系統地研究並科學地批判漢醫法的病理論、醫理論、症候論與診斷學, 以此來提供整理漢醫學的實際資料。」[7]
政策
編輯參與總督府的「臺北更生院」醫局長,實際上關於更生院的全部管理及營運,幾乎皆由杜聰明一人擔任。
- 開設看護婦(護士)講習會,「對這批的看護婦講習生,嚴格教育訓練,獲得養成一批優秀看護婦,在更生院服務」[5]
- 產婆(助產士)講習所,「又顧慮將來者,當時臺灣是產婆比看護師更需要。」[5]
- 任臺大醫學院兼任院長時,舉行解剖祭,「光復後學生教學上最困難者,是學生實習用的屍體困難入手,所以為鼓勵教學材料起見,每年在寺院或在醫學院大禮堂,教職員及學生參列,招待遺族,舉行解剖祭典,請僧侶來念經,院長及學生代表讀祭文,表示追悼及感謝。」(回憶錄 192)[5]
- 芙蓉國語講習所,「因為感覺所來入院的阿片矯正患者中,許多人不識文字,所以聘公學校教員為講師......使他們能寫自己的姓名及認識一張領收證的金錢出入等,不知能多大幫助他們的日常生活矣」(回憶錄 126-127)。[5]
- 「禁藥尿液檢驗法」是全球上的創舉。 [6]
- 戰後初期移交モルヒネ,「關於藥理學教室保管日本藥局方鹽酸モルヒネ之處理,日本時代藥理學教室研究阿片モルヒネ問題,及臺北更生院矯正阿片癮者需要モルヒネ為材料,所以當時留存五瓦鹽酸モルヒネ相當量,對此麻藥如何保管處理之,首先筆者向主任李鎮源教授,他不願移交。所以第一欲投下水道,恐有人自水滯拾得。所以欲運到高雄棄投於旗後港外海水,乘火車又恐被人盜去,所以利用自己所乘之汽車來臺北時,貯藏在汽車後面鎖定運到高雄。先往旗後港外視察,觀岸邊常有漁夫在海中工作,恐中毒漁夫,最後不得已汽車運到恆春途中無人海岸,將之所有鹽酸モルヒネ溶解於鐵桶水內,然後棄投於海水中。」(回憶錄 183)[5]
勉勵醫學學子:醫德
編輯- 「欲為人醫者,必先為人也。」
- 1914年4月15日杜聰明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醫學校,高木友枝校長如同以往的以"欲為人醫者,必先為人也。"名言相送。後來無論在台大或是高醫,當了院長的杜先生,每到畢業典禮一定以此名言相送,勉勵畢業生們這樣子把老師的名言,一代又一代傳承。[8]
- 「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換句話說,要對每一個人都有愛,才可以做個好醫生。」
- 有一天山地醫學專修班的汪豐富同學追問杜院長"要做怎樣的人?"院長回道:「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換句話說,要對每一個人都有愛,才可以做個好醫生。」杜院長很慈祥、親切的回答了他。畢業後的汪豐富醫師,受杜院長勉勵的話感動,終生服務於故鄉阿里山,曾獲得醫學奉獻獎,逝世於阿里山。[9]
- 「當醫生不要只想賺錢,要以服務人類為目的。」[10]
勉勵杜家:在80大壽發表〈杜思牧家言〉
編輯- 「對國家愛國守法,不但盡人民之義務,而且有所貢獻,對全人類須要增進其福祉,在世間行為人之道,順時聽天,到臨終得謂我已盡我之所能者,才可稱有意義之人生也」,杜聰明在80大壽發表〈杜思牧家言〉,作為杜家治學處世之道,可謂其一生自我抵勵的「座右銘」。[11]
創辦私立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
編輯「公立大學做不到的理想,可以在私立大學實現。」[1]
- 創辦理念
- 「筆者告訴葉(葉水石)理事長曰,臺大醫學院決定要增設藥學系一級招收三十名學生,因為整甫無經費所以如此招收少數,但臺灣全島現在有三千軒藥店,假使人口不增加,社會不進步,臺灣各藥店一軒配一人藥劑師,一需要一百年間,如此情形在臺灣需要創設私立藥專學校。」(回憶錄 211)。[5]
- 重視南北均衡發展:選擇在高雄創辦學校的理由
- 「主要原因是陳啟川樂捐十甲校地而開始。其他原因其二,在日治時代既已有計劃要設熱帶醫專於高雄;第三,過去各種高級學校都集中在臺北市,感覺今後新設大學要分散之必要;第四,筆者曾往德國留學,參觀漢堡熱帶醫學研究所,單利用往來船舶感染的船員熱帶病來研究,而領導世界熱帶病的權威者,如醫學校創設南部臺灣高雄港者,能利用南部熱帶地及
華南及華北交通,對熱帶病的發展將來有很多的貢獻。......第六,高雄市無大學,如高雄醫學院創設在高雄事,及附近青年男女可以自己家庭來學校,及能促進高雄市之發展。(回憶錄 216) [5]
- 重視全人[5]
- 「筆者想要建設全臺灣第一的醫學院,採取日本以前之高等學校的教育方針,注意語學教育,英文要求學生能讀、能講、能寫及有英文學的教養,對德文及法文能讀之。在學生年輕記憶力強盛時代,不管願意不願意,高雄醫學院學生一定要讀英文、德文及法文,要考試。第一卒業後從事學術研究時能讀文獻,譬如臺大卒業生要拜託高醫卒業生讀德文、法文文獻。第二高醫卒業生將來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可以活動之。」(回憶錄 222)
- 嚴格管理及愛護學生
- 「有一次某外人問筆者,在臺灣何所大學你想是最好的大學乎?筆者答曰東海大學也,東海大學每年招收學生數及各班學數有制限,重質不重量,對學生有勤勞訓練制度,而且以基督教主義建設大學,即有教育的中心點也,對於高雄醫學院的經營,筆者採取嚴格管理及愛護學生為教育方針。......同時採取極力愛護學生,儘量與學生接觸,聽學生意見,給他們幫忙之,筆者時常對教授們說,對大學之管理如單單採取嚴格管理,如無愛護學生者,則無異於警察署乃至監獄矣雲。」(回憶錄 223)[5]
- 重視原住民
- 山地醫師醫學專修科:「筆者自民國時年回臺以後,時常往臺東、花蓮港、及烏來、埔里、角板山等高山族之部落,對高山族很表示同情,......光復後山地分為三十鄉,各鄉有衛生所,但缺乏醫師,一般醫師不希望往山地服務,因此省政府有一計劃要設三年程度山地衛生所技術員訓練班,代理醫師診療山地同胞,想要委託高雄醫學院辦理,筆者與民政廳交涉,建議訓練者最少要招收中學卒業生,來訓練四個年,照教育部規定的醫專課程,使他們能得中華民國醫師牌照資格,將來在中華民國任何地方可以開業教好的。民政廳說無經費,筆者說將民政廳所計劃的預算經費給高雄醫學院,不足的部分高雄醫學院可以負擔,高雄醫學院是私立大學,原來無經費督辦大學,所以民政廳決定委託高雄醫學院辦「山地醫師醫學專修科"」這樣的一群山地醫師,還有更大的作用,「此等山地班畢業生,不但在山地診療以外,同時亦為各鄉的領導者,提高山地文化上,有很多的貢獻。」(回憶錄 232) [5]
人格
編輯- 重視原住民
- 「一六九八年《稗海記遊》有詳細記載,因為漢人遷臺開拓土地,(山地人)被驅逐往宜蘭、埔里、臺東方面,尤其是現在南部山腳地帶有數萬之平埔族居住。他們已經失去自己的語言風俗,而且經濟薄弱,雖然他們自稱自己為是臺灣人,臺灣人稱他為平埔族,實在可同情的末路也。」(回憶錄 283)[5]
- 對於家庭婚姻的觀念
- 「關於夫妻之哲學,照筆者之見解,夫妻愛情可分為四階段,戀愛、心愛、傳愛、老愛視野。⋯⋯不論如何階段,要實行一夫一妻主義,夫妻愛情要繼續,雖然山有時能崩,海水有時亦能乾之,但夫妻愛情不可中斷矣。最後本人以白居易之〈長恨歌〉改為〈長愛歌〉,歌曰:在天願做比翼鳥,自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愛情綿綿無絕期。」(回憶錄 312)。[5]
- 其他
杜聰明積極推展藝術,成立星期六畫會,邀請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畫下彰基創院院長蘭大衛醫師割下妻子連瑪玉大腿皮膚移植到台灣貧童的故事。這幅《蘭大衛醫師皮膚移植手術》,描寫台灣醫學史上最感人的「切膚之愛」故事,就掛在高醫走廊,杜聰明希望:「高醫學生時常在走廊走過來走過去,不知不覺中受感化,將來一定個個學生都做學德兼備好醫生,來為病人服務。」
<gallery>
評論
編輯行政院長陳建仁在2023年8月1日杜聰明傳記漫畫「一代醫人杜聰明」發表會上致詞:這樣子,我相信,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有智慧、有慈悲,也有勇氣去改變,讓這個社會更好的話。那我們這本書的目的就達到,那也就是我們大家來祝福這本書未來有更多的小朋友從這裏得到啟發,也看到未來有更多更多的杜聰明、更多更多的蔣渭水能夠在我們的下一代看到,那我們台灣就會是世界上最值得大家引以為榮的國家。[12]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2016-06-04【仁醫心路】台灣史上第一位博士:杜聰明
- ↑ 「高醫創辦人係杜聰明 毫無爭議」鄭志敏:(陳家)人心貪婪,衍生無盡糾紛… 2017-08-26文/陳俊廷 林崑峯【影音】杜聰明博士124歲冥誕紀念『重拾杜聰明精神』研討會(七):教育部在去年底已正式行文,確認杜聰明是唯一創辦人
- ↑ 2016-10-20民報【專文】典型在夙昔 緬懷恩師杜聰明-研墨情深 文/施哲三
- ↑ 杜聰明 -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全球資訊網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台灣近代人物:一代醫人杜聰明
- ↑ 6.0 6.1 博客來-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內容連載
- ↑ 7.0 7.1 2017-03-08自由時報 故事》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為何提倡研究中醫?
- ↑ 醫學倫理:老師的教誨 恩師 杜聰明先生教我們的倫理與修身
- ↑ 醫學倫理:老師的教誨 恩師 杜聰明先生教我們的倫理與修身
- ↑ 2016-10-20民報【專文】典型在夙昔 緬懷恩師杜聰明-研墨情深 文/施哲三
- ↑ 2017-02-25【那一年的這一天】1986.2.25 向鴉片癮宣戰「開台第一位博士」杜聰明結束傳奇一生
- ↑ 一代醫人傳記漫畫發表 陳建仁期許更多杜聰明. [2023-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