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 “狗肉滾两滾,神仙都企唔穩”(粤语)
- “闻到狗肉香,神仙要跳墙”,或“闻到狗肉香,佛爷也跳墙”
- “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
- “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
- “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
- “寒冬至,狗肉肥”或“秋風起,狗肉肥”
- 吃狗肉的最佳时节。
- “挂羊头,卖狗肉”[1]
- 由于卫生和成本等因素,狗肉在历史上是低级食品,至少低於羊肉;與「魚目混珠」同義。
- “狗肉上不了正席”
- 佛教及游牧民族對吃狗極為反感,這在南北朝時影響了漢人;後生肖屬狗的宋徽宗曾下令禁殺狗,就算禁令不確實執行,但不吃狗肉的士大夫大有人在,會吃的也認為不能在正席吃;蒙古人及滿洲人(包含金朝)也是拒吃狗肉的統治階級,明朝開國功臣中有很多不吃狗肉的回民,簡單來說宋朝後中國上層社會早有許多人抵制狗肉。所以中華傳統認為“正席”不能有狗肉。
-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
- 讲义气的多半是从事卑贱职业的普通民众,而有知识的人却往往做出违背良心、背弃情义的事情。
- “朝鲜人过大年—要了狗命”
- 形容朝鲜人(或韩国人)爱吃狗肉。
- ↑ 僧侶釋曇華《滿禪入畫臨濟像請贊》:“高懸羊頭賣狗肉,秤頭斤兩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