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信

臺灣肝膽專科學者

討論後首創可以根除C型肝炎病毒的的慢性C型肝炎合併療法(慢性C型肝炎雞尾酒療法)根治許多患者,此療法在全球風行了20年,並記載入世界各國的醫學教科書。直到2016年口服的C肝藥物DAA(C肝新藥)上市,才退出主流;然而此C肝新藥納入健保也是出自於他的建議。

他一路從醫師做到醫學院院長,是1949年後唯二非博士出身的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他打破台大醫院紀錄在39歲通過內科臨床教授升等,49歲時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時在1992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並於2005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當時台灣出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只有6人,只有他是只接受台灣本土教育而未曾出國讀書,甚至沒有碩士學位。

語錄

編輯
  • 一生專注投入一個理想、做好一件事![1][2]
  • 陳定信過去常強調,大學醫院的醫師、老師不能只做病人服務,一定要做研究,希望學生都是「醫師科學家」。
    • 吳明賢進一步解釋,陳教授認為「好的研究可以幫助更多的病患,同時可以促進好的教學與服務」,而教授也確實透過身教、言教做了最好的示範。[3]
  •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有人認為,成功是因為運氣好,其實,如果沒有準備,就算機會來敲門,也一樣會錯過。」[4]
  • 「學醫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給別人宣判死刑嗎?這,絕對不是我的目的。」[5]
  • 「為什麼肝癌病人送來時都己經病入膏肓?」「當醫師應該要救人,為什麼碰到肝癌病人只能眼睜睜看著病人往生!,實在不是滋味。」

[6][4]

  • 「臺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得肝病?我應該弄清楚!」[6][4]
  • 他曾形容自己是「陳吉軻德」,一如唐吉軻德般,窮盡畢生之力對抗肝炎。[7]
  • 陳定信曾經說,肝炎防治這場仗,他一輩子都會打下去。[1]
  • 問他:「遇挫折不曾想放棄嗎!」他說:「只要堅定自己的信心及核心價值,『放棄』這兩個字根本不存在。」[6][4]
  • 水牛精神:
    • 「研究遇到挫折或是工作疲累時,看到水牛就促使我更加往前走。」[6][4]
  • 選擇肝病研究作為畢生職志的原因?
    • 他開玩笑地說:「因為肝病的過程會拖得比較長,不像心臟病病人前一秒人還好好,下一秒就有可能撒手人寰。」[6][4]
  • 「如果是在出生後感染,那麼,嬰兒出生後馬上進行免疫預防應該是可行的!」[1]
  • 「你推動這麼大規模的預防注射,怎麼知道誰是帶原者?誰有注射?注射了幾劑?成果該怎麼評估?所以,一定要電腦化!」[1]
  • 面對「這些醫師太沒良心了,把我們的新生兒當白老鼠,只為了自己想要成名。」的批評,他覺得「對的事情,要義無反顧的去做!」[6][4]
  • 「當年上遍臺灣大小廣播、電視節目,連台語電台也去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廣大民眾為什麼新生兒要施打B型肝炎疫苗。」[6][4]
  • 首創慢性C型肝炎合併療法的研究:
    • 「當時,光是人體試驗的干擾素藥費就花了1,500萬元,如果不是藥廠提供藥物,根本做不到」[6][4]
  • 陳定信強調,臺灣的肝炎防治在世界是相當傑出,這些成果是很多人包括醫界、學界、公共衛生界的努力,還有非政府的民間組織也都有很多貢獻。但其中有一個環節常常被漏掉,就是政府,其實政府的介入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政府積極介入的話,學界力量有限、事實上手無縛雞之力,所以絕對須要政府的積極介入,才有可能有效的推動。[6][4]

評論

編輯
  • 「一生致力於研究和對抗肝炎的陳定信院士,昨天離我們而去,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國際醫療學界的損失。」-蔡英文[8][7]
  • 「於公,我要謝謝陳定信院士貢獻專業,拯救了台灣無數『肝苦人』。於私,當我遇到種種挑戰、甚至是不正確的質疑時,我口中的『定信兄』,更總是義無反顧,給我支持和鼓勵。這些都讓我深深感念。」-蔡英文[8]
  •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深夜透過中研院臉書發文表示,「我們永遠懷念他!」[9][10]
  • 「能來到世界肝炎研究的『麥加』演講,真是受寵若驚,也深感榮幸!」-2012年,一位義大利肝病學者在台大醫院演講時說道[1]

參考資料

編輯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