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圣

居銮中华中学前校长(1981—1996)

陈诗圣(1936年5月9日—2013年12月25日),马来西亚居銮教育和体育界的杰出人物。他曾任居銮中华中学校长、副董事长,以及居銮篮球总会会长。2013年12月25日因车祸辞世,享年77岁。

语录

编辑
  • 銮中亦如其他独中,是靠学生所缴交之学杂费、社会人士之捐款、月捐、置业基金之利息、食堂租金及贩卖部之盈利来维持。
    ——1983年1月接受《南洋商报》专访[1]
  • 由于目前全柔八间独中还没有英文专科班的设立,在经济许可下,銮中计划开设英文专科班,让更多有意学习更高深英语的华裔子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
    ——1986年2月接受《星洲日报》专访[2]
  • 用华语华文来教授知识科和技术科,学生吸收力更强,许多国中学生因为年纪尚小而无法掌握外文,结果连课本中的知识也吸收不了,所以即使资质佳一样名落孙山。华社已对独中有了信心,才让子女继续受完整的华文中学教育,是独中欣欣向荣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銮中今年共开五十一班,分商、理教学。商科之教学以英文为主,以符合实际用途和考试制度方面的配合,主要课程为簿记、商概、统计、商英、打字等。独中既然强调三种语言并重,就要以实际行动去实现,学生的成绩必须三科平均发展,才能在各项考试中争取到理想的成绩,否则就得再努力,而不是事与愿违。
    ——1988年4月接受《通报》采访[3]
  • 教育事业是百年树人的大计,本校历尽沧桑,渡过重重难关,在风雨飘摇中挣扎求存,创办迄今倏忽已七十周年。缅怀先贤艰苦与学,为发展民族教育,作出重大的贡献及先辈维护华教,努力奋斗的卓绝精神,实属可佩。创校以来,在董、教、学三方面通力合作,同时配合校友的力量以及热心教育人士大力扶持之下,今日銮中已踏上发展之途,这也意味着居銮地区华裔同胞自尊的升华。筹划多时的科学大楼,八经转折,终告峻工。大楼建筑新颖,雄居于南峇山上,与宏伟的大礼堂,巍峨相对,充分地显现华文独中蓬勃兴盛的景象。
    ——銮中1988年毕业特刊留下的献词
  • 随着学生综合大楼启用,寄宿生将会与日俱增。
    ——1991年9月1日接受《星洲日报》采访[4]
  • 报名进入銮中就读初中一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约二百名。銮中新建于今年六月间正式启用的学生宿舍,是这次吸引新生人銮中的主要因素。新学生宿舍可容纳五百六十余名学生寄宿。銮中新学年全校将开设六十六班,比去年增加了六班,料到了开学日,全校学生将逾三千五百人,突破中创校七十三年来之最高记录。目前学校的学生收容量经已达至最高极限。
    ——1991年11月24日接受《南洋商报》采访[5]
  • 銮中筹建教学大楼、扩建行政楼及扩充图书馆,自去年十二月发动筹款以来,获得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突破二百五十万元,希望大家再加一把劲,以期突破三百万元的预定目标。
    ——1992年2月出席銮中初中第十届高中第四届同学的新春联欢宴会时发表演说[6]
  • 办教育必须高瞻远瞩,放眼世界,不应呆滞,不可僵化在来乖离传统民族的教育方针原则下,配合国家发展的目标,以适应时代与现实环境的客观需求,相辅而行。首相马哈迪提出了要在公元2020年把我国发展成为一个先进工业国的宏愿,在未来的日子,大马社会结构必然有所改变,各领域需要众多人力资源带动与协助,独中不应忽视培育技职人才。本校有鉴于此,责无旁贷,担当起任务,毅然开设电子及电工班,造福学子。
    ——銮中1992年毕业特刊留下的献词
  • 我们在招生时,将淘汰那些表现实在太差的学生,所招收的学生人数顶点为四千人,若以后学额超过四千人,必须通过董事部特别考虑。
    ——1993年2月28日在柔南居銮中华校友会举办的会员大会暨颁发会员子女奖励金及新春联欢宴会的致辞[7]
  • 銮中的董事组织健全,深入乡区成立銮中协理委员会,成功发动扎根运动广招赞助人,而取得之非凡效绩,都成为全国董教总认真看待的模式,并推介为一项宣教运动。銮中在近十年来华社慷慨捐献作为建设发展之款项超过一千万元,相继落成矗立在銮中校园内的硬体建筑物有科学大楼、学生综合大楼、教学大楼,即将展开之工程为扩建行政大楼,每一栋大楼之工程耗资皆高达二百五十万元。所以銮中之硬体建设,无论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和整个居銮华社扯上关系,也就是支持华教和维护独中之生存与发展,居銮华社绝不执输和引以为荣,而銮中也因此能肩负捍卫民族教育之使命。銮中的硬体建设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今后将致力提升软体建设,加强教学设备,兼顾师资素质,俾学生交出更理想之成绩目标而努力。
    ——1993年7月3日接受《新通报》采访[8]
  • 本校董事会一向来极度关注教职员工福利,新学年开始决定再次调整待遇;与此同时,为了全面提升教职员工绩效,将实施评估制度,一律依照服务范畴,工作表现,进行公平的评估。其实,教职员工原本就有考勤制度,明年只是以更切实际的准则去评估,无须顾虑产生偏差现象。在这个急速变化的大时代,教师工作日趋专业化,惟是,教师应自动自发去参与有助于教学的进修课程,借资借镜,知所改进,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銮中1993年毕业特刊留下的献词
  • 銮中是一间民办的华文独立中学,自力更生,由于深获华社的支持与贡献,今日銮中已稳健地步入具规模与具水准的发展阶段。为配合时代的步伐,以适应国家社会的需求,本校在1994年决定增办美术工艺科,修业期限为三年,宗旨乃在培育美工人才,为华裔子弟升学和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出路。纯美术与实用美术都有它们发挥的潜能和存在的真正价值。在物质与精神上必须兼顾,两者得到平衡发展,将使整个社会更趋完美。美工科第一届毕业生,即将离校,与此同时,汇集学生们的作品,呈献学习的成果,主办毕业美展,互相交流,提升素质;诸君力求上进,充实自己,充份地显现銮中生好学不倦的特色。诸位经过三年时间的专业培训,而今已具备了美术工艺的专门学识,今后在艺术的领域里,望学以致用,广大视野,发挥所长,努力开拓美好的前程。
    ——銮中1996年第一届美设科毕业美展特刊留下的献词
  • 今年可说是銮中的“丰收年”,学生参加校外各项比赛,获得众多荣誉,捷报频传,尤令全校师生鼓舞,引以为荣,除了在数理科表现特出外,其他如华文学会、国语论坛、时事、美术、歌唱、体育及摄影,均成绩斐然,令人欣跃。值得一提的,柔南居銮中华校友会鉴于銮中学生屡屡在大马成功大学校友会主办的全国独中数理比赛取得极其优异的成绩(主办了十三届,本校连续十一次得奖),特意设宴款待校中各行政部门主任与十三位数理科指导老师及学生代表,并颁发现金,借资奖励,喜见校友们爱护变中时时关注母校的境况与发展,毕竟,这是负教育之贵者,最感宽慰的事。本校继设置叶嘉星文学奖,姚永芳局绅艺术奖及李木生体育奖之后,今年增设拿督陈成龙数理奖,宗旨乃在鼓励学生勤勉向学,施展才华,攀登高峰。
    ——銮中1996年毕业特刊留下的献词
  • 世界在变,现在整个世界市场几乎都转移到中国,如果不能掌握中文,要去中国发展是不容易的,所以最近新加坡领导人频频提醒他们的国人要注意华文。就像印尼,以前没有华文和华校,最近才开创第一间华文学校,如果我国人民不珍惜母语教育,不保留,就会步上他们的后麈。所以大家一定要时时关注华教,共同努力去推动和维护华教,使它发展起来。
    ——2004年銮中86周年校庆致词[9]
  • 运动员给人们的印象是学业成绩差,但很多时候是运动员本身没有好好和认真的分配时间。专家学者都认为,运动员接受力强,思想敏捷,但这些还不足够,还必须经常复习,这样才能将运动和学业都能兼顾。而且可以做的更好。
    ——2004年颁发叶庆南体育奖励金给表现突出的校方运动代表时发表的谈话[10]

参考文献

编辑
  1. 自力更生经历风雨 居銮中华日益茁壮. 《南洋商报》. 1983年1月14日 (中文). 
  2. [访陈诗圣校长] 銮中计划办英文专科班. 《星洲日报》. 1986年2月12日 (中文). 
  3. 当年大胆以目语教学 銮中华独中成果丰硕. 《通报》. 1988年4月26日 (中文). 
  4. 銮中入学试报考者众多 打破历年记录. 《星洲日报》. 1991年9月2日 (中文). 
  5. 銮中新生人数创新猷 柔其他独中新生保持稳健. 《南洋商报》. 1991年11月25日 (中文). 
  6. 第三期扩建计划一旦完成 銮中可容纳五千学生. 《通报》. 1992年2月27日 (中文). 
  7. 銮中采评估制 提高师资水平. 《通报》. 1993年3月1日 (中文). 
  8. [迎接七十五周年校庆] 銮中过去现在未来 捍卫华教自强不息. 《新通报》. 1993年7月4日 (中文). 
  9. 副董事长陈诗圣吁华社致力维护母语教育. 《中国报》. 2004-07-05 (中文). 
  10. 陈诗圣促运动员 善用时间兼顾学业. chonghwa.edu.my (中文).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