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
臺灣政治人物
楊志良(1946年3月11日—),出生於臺灣臺北市,為公共衛生學者,曾出任衛生署署長,以敢言的風格,引來不少爭議,但卻也深受許多基層民眾肯定。
語錄
編輯- 無論經營形態如何改變,「社會責任」都是每一家醫院應揹負的十字架
- 財團法人醫院雖然不是公立醫院,卻是「公共的醫院」
- 醫院必須負起社會責任,不能只想在既有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卻不思到醫療不足地區雪中送炭
- 核心醫療業務如診斷、治療、及核心護理,絕對不能外包,否則就會弊端叢生
- 「貪污比錯誤的政策更可怕」,因為貪污之下絕對不會有正確的決策
- 我當署長,如果不知道署醫有弊端,我是笨蛋,知道了但不處理,我是混蛋
- 染黑一缸水很簡單,但要讓水回復清澈,得花多少時間跟力氣?
- 疾病是導致貧窮的最主要原因,在社會經濟困難時,健保對經濟弱勢的民眾更是重要
- 健保的基本精神是「大家互相幫助」,人都會老,都有可能生病,誰敢說自己一輩子用不到健保?
- 台灣稅制一直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敢去課資本利得,一般受薪階級卻得乖乖繳稅
- 美牛當然存在致瘋牛症的風險,但趨近於零的風險值,和其他食品的健康風險相較,低到不能比啊!
- 如果大家以對抗美牛的精神來做香煙及檳榔防制工作,對維護國人健康必大有助益
- 公共衛生是沒有顏色之分的
- 我堅信這個社會需要有人講真心話
- 安樂死與安寧緩和醫療不同,安樂死是主動加工讓病人死亡,安寧照顧則是針對那些靠呼吸器才能生活,一旦拿掉維生設備就無法活下去的人。我們現在花很多的醫療資源在這部份
- 我覺得立委好像「雙面人」,在議場質詢時,咄咄逼人叫你好好查健保的浪費,還口氣嚴厲指示查到要嚴懲醫院。但等衛生署真查到了,……,立委關說的電話就來了
- 只能說有些選民水準不夠,看近不看遠,人情重於一切,真正影響自己深遠的國家大政,因為離個人生活遙遠而不關心
- 我常常說,貧窮有三種:物質的貧窮、知識的貧窮、社會的貧窮……社會的貧窮,也就是缺乏人際網絡,沒有來自外界的支持,活得孤單無助
- 擺脫貧窮必須靠教育與健康,這兩者是一個人獲得立足點平等的根本,也是讓一個人發揮潛在能力的基礎
- 有理想的公衛人,多半具有濃厚的社會主義思想與人道關懷的性格,追求公平正義
- 光是隨手節能減碳都做不到,憑什麼反核?
- 台灣有三害:媒體、立法院及監察院,政府看媒體臉色施政,立委依黨派顏色問政,監委看報紙報導查案,以致官不聊生,有能力的人不願進政府服務
- 錢少、事多、責任重尚可忍,但在立委及媒體前毫無尊嚴則不可忍
- 拼經濟第一要問「讓誰賺到錢」,第二個要問「賺到錢做什麼用」。如果拼經濟的成果,都被有錢人拿走了,人民沒有感受到幸福快樂,這個經濟發展還是失敗的
- 以上皆摘錄自:《拼公義,沒有好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