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語錄:可供查證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本文不是正式的方針指引,內容僅供編者參考。

維基百科有很多內容方針,其中之一是可供查證。維基語錄作為百科的延伸,也當遵循同樣的原則。

將「維基百科」換成「維基語錄」,可供查證的含義則會變為:

  • 語錄的內容須要能被讀者在可靠來源中得到驗證。
  • 語錄收錄的內容需要有既已發表的材料作為依據和支持。
  • 編者應為語錄中的內容及其引用提供可靠來源。

舉證的責任 編輯

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無法提供可靠來源的內容可能會被移除。

非中文來源 編輯

當引用來源的語言不為中文時,原文與譯文同等或更加重要。因此,引用非中文原始材料時:

  • 直接引用來源中的語句時,應儘量使用公開出版的譯文,而非編者自譯的內容。
  • 儘量提供原文,以便讀者核對。

引用的格式 編輯

維基語錄對參考文獻格式沒有明確要求。只要符合原則、保持美觀,編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特殊案例 編輯

作品語錄 編輯

對作品(例如書籍、電影、遊戲等)進行摘錄時,作品本身就已經是語錄的來源,再引用一遍實際上沒有意義。如果作品篇幅比較大,可進一步註明章節,以便查證。

但作品評論通常不是作品的一部分,因此應該像其他類型語錄一樣引用可靠來源。

自行出版的來源 編輯

編寫人物、組織等語錄,或者摘錄他人評論時,建議優先使用他們自己的來源,例如社交媒體、博客、書籍等,畢竟直接引用本人的話要比第三方轉述準確得多。

杜撰名言 編輯

杜撰名人名言是嚴重的破壞行為。一旦發現有虛假內容應及時刪除。

然而,有些名人名言與原文相差很大,或者被證實為杜撰,卻已廣泛流傳,例如「存在即合理」、「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這類語錄也可以被收錄,但是應給出明確的解釋,告知讀者這類名言為何屬於杜撰,並引用可靠來源作為證明。

斷章取義 編輯

斷章取義,特別是帶着不正當目的的斷章取義,雖然不是杜撰,但是也會造成誤會,引發爭議。如果結合具體上下文與說話背景才能正確理解說話者的本意(例如「我們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那麼應該給出完整的上下文,或者解釋說話者當時所處的背景。

還有另一種情況是專門收集負面言論:需留意維基語錄只要求引言等非語錄部分保持中立,並不要求語錄本身也保持中立,因此,具有語錄收錄價值、符合可供查證原則的負面言論不應當隨意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