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鮑德里亞

法国社会学家(1929—2007)

讓·鮑德里亞(法語:Jean Baudrillard,1929年7月29日-2007年3月6日),又譯為讓·波德里亞,生於法國漢斯,歿於巴黎,社會學家及哲學家。他的思想,從1960年代末期的著作《物體系》開始,直到1980年代以降,可被歸納為「現實的消失」(disparition de la réalité)。

Jean Baudrillard (2005)

語錄

編輯
  • 超真實已死。所以,超真實萬歲!
    • L'hypperréalité est morte. Vive l'hyperréalité !
  • 我是我的擬像。[1]
  • 唉!歷史的終結也是歷史垃圾箱的終結。從此再也不用處理舊意識形態、舊政權、舊價值的垃圾了……歷史本身成了一種糟粕。它成了自己的垃圾箱,正如這個星球本身成了自己的垃圾箱一樣。[2]
  • 消費的主體,是符號的秩序。[3]
  • 是我們變成了金錢的糞土,是我們變成了時間的糞土。[4]
  • 作為封閉(Verborgenheit)的日常生活,沒有世界的幻影,沒有參與世界的不在場證明,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它需要這種超越所產生的一些形象和符號。我們已經發現,它的寧靜需要對現實與歷史產生一種頭暈目眩的感覺。它的寧靜需要永久性地被消費暴力來維繫。[5]
  • 在商品和交換價值的氛圍中,人不再是人自身,而不過是交換價值和商品。被這些具有某種功能和服務的物所包圍,人也不再是自己,而成了這些功能性和服務性的物中最美麗的一個。[6]

參考文獻

編輯
  1. 唐學鵬:《鮑德里亞的「擬像」死了》,21 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3月21日
  2. 詹姆斯·M·羅素:《從柏拉圖到維尼熊》,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265頁
  3. 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98頁
  4. 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51頁
  5. 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2頁
  6. 讓·鮑德里亞:《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78頁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