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恆均
澳大利亞華人作家
楊恆均(1965年4月18日—),又名楊軍,男,湖北隨州人,澳大利亞華裔時事評論家,網絡作家與學者。復旦大學法學學士、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文學碩士、悉尼科技大學博士。著有致命系列三部曲,《致命弱點》、《致命武器》和《致命追殺》。楊恆均藉以中國公民的身份注視內地社會,揭批時弊。其文章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語錄
編輯- 我第一次知道網絡是在一九九七年,當時主要是用來看新聞。好幾年後我才認識到網絡不但是一種新的媒體,也是一個平台,一個你可以表達意見的平台(例如論壇,交友),後來更發展到博客,成了你可以隨時出版自己作品的平台。說起這些,要感謝博訊網,我第一篇文章和那些小說都是在博訊發出來的。
- 最後我想祈禱一下:感謝上天給了我那麼一點點勇氣開始寫作,感謝比爾蓋茨搞出的軟件讓我一天能夠折騰出一萬字,感謝虛擬的互聯網成了我的出版社,也順便感謝互聯網讓我讀到那麼多好作品以及認識了在座的各位,當然,從我自己來說,我好像還得感謝一下北京政府,如果不是你們對出版自由強有力的打壓,我是無論如何不會成為中國第一個政治間諜小說作家的……[1]
- 她說:他(貪官)給你的那點方便,本來就屬於你的——這句話深深的打動了我,我為劇中的這句話而感謝作者和編劇,因為沒有這一句話,我可能永遠無法原諒作者和編劇編出了這樣一部教育效果適得其反的電視劇。這一句話說的太好了,二奶用盡青春和撒嬌換來的那點方便和金錢,原來本來就是應該屬於她的啊
- ——看《蝸居》有感, 我們都是精神上的「二奶」
- 我得承認,在這幾年集中閱讀了文革的手抄本、大字報、(給國家領導人的)上書、當時的內部印刷和後來的回憶錄之後,我傾向認為文革應該有兩個,一個是在毛澤東領導下的「大革文化的命」的文革,另外一個是青年人利用相對開放的有限的空間進行「獨立」思考和「自由」言說的文革。
- 十年文革與十年互聯網:我們向何處去? 2009-12-16
- 在中國從事我目前選擇的這種寫作與追求,最大的感受是孤獨。你的觀點讓你成為異類,你的追求讓你與眾不同,親朋好友大多會用異樣的目光打量你,多少年來,那種孤獨感埋葬的不單是一個又一個有理想的個體,最終摧毀的是中國人追求百年而不得的夢想。我們這個民族,習慣用冷漠與孤獨毀滅希望與夢想,其實,我們都曾經是幫凶。——出自楊恆均博文《從此,我多了一些夢想......》
- 同一種文化,好的制度能夠讓它發揚光大,不好的制度卻可以把它的糟粕發揮的淋漓盡致……是魔鬼還是天使,就看你信奉的是哪一套遊戲規則。——楊恆均《家國天下》
- 一個建立起來主要用來限制自己的國民衝出去的國家,卻能夠讓全國人民都以為全世界的侵略者都想衝進來。一個餓死了幾千萬人的國度,幾億民眾都沉浸在解放全人類的歇斯底里之中。——楊恆均博文《那滿滿一火車的雞蛋到哪裡去了?》
來源
編輯- ↑ 我的出版社——互聯網(演講稿),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