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難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59年至1961年期間發生的全國性糧食短缺和大飢荒

三年困難時期,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9年至1961年間發生全國性饑荒的一段時期,也有學者將1958年、1962年劃入饑荒時期。 據各方估計,三年困難時期間發生的大饑荒共造成了中國大陸1500萬至5500萬人的非正常死亡,被廣泛視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饑荒,也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之一。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相關語錄

編輯
  • 餓死這麼多人,歷史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
    ——1962年7月,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於對已退居二線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說[1]
  • 「我們黨是從來不認錯的,實在說不過去了,就找替罪羊,將錯誤都推到他們身上,如林彪,四人幫。找不到替罪羊就說是自然災害,如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大饑荒,餓死幾千萬人,純粹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錯誤。」「特別是三年困難時期,農村餓死幾千萬人,工人階級沒能給予(農民)有效的救助,自己吃商品糧,有副食供應,有布票,保證了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趙紫陽[2]
  • 回顧三年困難時期,到處鬧浮腫,餓死人,非正常死亡人口達數千萬,比整個民主革命時期死的人還要多。是什麼原因?劉少奇說『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現在看基本上是人禍,這個『人禍』就是瞎指揮,就是烏托邦式的空想社會主義,就是『左傾機會主義』。
    ——2004年,前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雲
  • 三年困難時期,餓死了幾千萬人啊。大躍進把樹都砍了去煉鋼鐵,把生態破壞了,1959年大乾旱,一年基本上沒有收成,餓死了四五千萬人啊。我看到路上有5個餓殍,倒在田坎旁邊,倒在橋下和路邊,我親眼看見啊,那很悽慘的。
    ——2009年4月8日,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說[3][4]

參考文獻

編輯
  1. 《四清運動實錄》,郭德宏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亦有其他一些報道記述了此談話,包括劉少奇的兒子劉源等。
  2. 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台灣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趙紫陽還說過什麼?——杜導正日記》
  3. 曾向榮; 關家玉. 袁隆平: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有難度. 《廣州日報》. 2009-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3). 
  4. 三年困難時期的特殊解餓法:康復粉和人造肉. 鳳凰網. 《中國生活記憶》(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9-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3) (中文). 

外部鏈接

編輯



維基語錄鏈接:名人名言 - 文學作品 - 諺語 - 電影/電視劇對白 - 遊戲台詞 - 主題 -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