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著作

通往奴役之路》(英语:The Road to Serfdom)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知名著作,自1944年第一版起,该书成为了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

通往奴役之路 编辑

  • 「如果在創造一個自由人的世界的首次嘗試中我們失敗了,我們必需再來嘗試。個人自由政策是唯一真正進步的政策這一指導原則,在今天依然像它在十九世紀那樣是正確的。」[1]:238-239

被委棄了的道路 编辑

  • 「我們逐漸放棄了經濟事務中的自由,而沒有這種經濟自由,就不會產生以往時期的個人自由和政治自由。雖然十九世紀的一些最偉大政治思想家,如托克維爾(De Tocqueville)和阿克頓勳爵曾經對我們提出過警告,說社會主義意味着奴隸制度,但我們仍然堅定不移地向社會主義的方向前進。而現在我們已經看見了一種新形式的奴隸制度在我們眼前興起,我們竟已完全忘記了這個警告,以致我們很少想到這兩件事情可能有聯繫。」[1]:4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由基督教與古典哲學提供基本原則的個人主義,在文藝復興時代第一次得到充分的發展,此後逐漸成長和發展成為我們所了解的西方文明。這種個人主義的基本特點,就是把個人『當作』人來尊重,也就是承認在他自己的範圍內,縱然這個範圍可能被限制得很狹小,他的觀點和愛好是至高無上的,也就是相信人應能發展自己個人的天賦和愛好。『自由』一詞現在因經常被使用和濫用,以致我們在使用它來表明它當時所代表的理想時,也頗感躊躇。『寬容』(tolerance)一詞也許是唯一的還能保存這種原則的完整意義的用語,這項原則在那個歷史時期的整個過程中都是處於上升的狀態,只是在近來才又趨於低落,且當隨極權主義國家的興起而完全消失。」[1]:5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社會發展的總方向,是使個人從他從事日常活動時束縛他的那些習慣的和成規的羈絆中解放出來。至於自覺地認識到個人的自發的和不受拘束的努力能夠產生一種活動的複雜秩序,則只有在這種發展已經有了某些進展之後才有可能。隨後到來的擁護經濟自由的有系統的論證,乃是經濟活動的自由發展的結果,而這又是政治自由的一種無意識的沒有預料到的副產品。」[1]:6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只是在工業自由打開了自由使用新知識的道路以後,只是在凡是能找到人支持和負擔風險的每件事都可嘗試以後,並且這種支持還必須是來自官方指定的提倡學習的當局以外的地方,科學才得以邁步前進,並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改變了世界的面貌。」[1]:7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無論何處,阻抑自由運用人類智能的障礙被除去了,人很快地能夠滿足不斷擴大的慾望。雖則由於標準提高而不久即導致社取陰暗點(人們不再願意容忍的缺點)的發現,但是也許沒有一個階級未曾從普遍進步中獲得顯著的利益。對於這種驚人的進步,如果我們拿目前的標準去衡量的話,那就不是持平之論,這種標準本身就是這個進步的結果,而現在又使許多缺點顯得突出了。要評價這種進步對那些參與其事的人究竟意味着甚麼,我們必須用它開始時人們所抱的希望和心願去衡量。」[1]:7-8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在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中沒有甚麼東西使它成為一個靜止的教條,並沒有一成不變的一勞永逸的規則。在安排我們的各項事務時,應該儘量運用社會的自發的力量,而盡可能少地借助於強調這一根本原理,是能夠作千變萬化的應用的,深思熟慮地創造這種使競爭可以儘可能有益地起作用的制度,和被動地接受既定的法規制度,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尤其懸殊。也許對自由主義事業為害最大的,莫過於某些自由主義者單純從某種經驗出發的頑固態度,尤以放任主義的原則為最。不過,就某種意義言,這是必然的和無可避免的。」[1]:8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自由主義必得主要憑藉自由所帶來的財富的逐漸增長,但是它仍須經常抵抗威脅這個進展的種種建議。由於自由主義對於某一個人,不可能提供多於共同進步中的一份,結果它便被看成是一種『消極』的信條。這種進步越來越被視為當然之事,而不再被認為是自由政策的結果。」[1]:9-10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由於對自由主義政策的進展遲緩越來越不能忍耐,由於對那些假自由主義之名為反社會的特權作辯護的人的正當的憤懣,以及由於已經取得的物質進步而被認為似乎是有根據的無限的雄心,結果到本世紀時,對自由主義根本原則的信念,愈來愈被人放棄。」[1]:10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問題已不再是補充和改善現存的機構,而是要完全打碎它並換掉它。並且由於新的一代的希望,越來越集中到一些完全新鮮的事情上去了,對於現存社會如何發揮職能的關懷和了解就迅速下降;隨着對自由制度工作方法的了解的日趨低落,我們對於那些依存於自由制度的事物的理解也因之降低了。」[1]:10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偉大的烏托邦 编辑

  • 「社會主義已代替自由主義成為絕大多數進步派所擁護的原理這一事實,並不僅意味着:人們已經忘記了早先偉大的自由主義思想家們關於集體主義後果的警告。」[1]:14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同一個社會主義,不僅很早就已被認為是對自由的嚴重威脅,而且開始時就十分公開地是對法國大革命的自由主義的反動,然而卻在自由的旗幟下,得到了廣泛的擁護。」[1]:14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编辑

  • 「自由主義者的論點,是贊成儘可能地運用競爭力量作為協調人類行動的工具,而不是主張聽任事物自生自滅。自由主義者的論點是基於這種信念,即只要能夠創造有效的競爭,就是再好不過的引導個人行動的方法。它並不否認,甚至還要強調,為了使競爭能夠有效地進行,一種周密考慮出來的法律制度是必要的,而無論現在的和過去的法律條文都不是沒有嚴重缺點的。它也不否認:在不可能創造出使競爭有效的必要條件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採取其他的引導經濟活動的方法。」[1]:27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但是,經濟上的自由主義反對用協調個人行動的低級方法去代替競爭。自由主義者之所以把競爭看成是優越的,不僅是因為它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已知的最有效率的方法,而且更由於它是使我們的活動得以相互調節適應,而用不着當局的強制的和專斷的干涉的唯一方法。其實,贊成競爭的主要論點之一,就是它免除了所謂「有意識的社會控制」的需要,並且使個人有機會來判斷某一職業的前景是否足以補償該項職業所帶來的不利和風險。」[1]:27-28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首先需要的是,人們在市場上應當能夠自由生產、出售和買進任何有可能生產或出售的東西。重要的是,從事各種行業的機會應當在平等的條件上向一切的人開放,任何個人或集團企圖通過公開或隱蔽的力量對此加以限制,均為法律所不許可。任何控制某一商品的價格或數量的企圖,都會使競爭失去它對各人的努力作有效的協調的力量,因為這時價格變動就不再反映客觀條件的全部有關變化,不再對各個人的行動提供可靠的指南。」[1]:28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計劃的「不可避免性」 编辑

  • 「如果我們希望保全自由,我們就必須比任何時候都更為珍惜地保衛它,並且我們必須準備為它作出犧牲。」[1]:43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經濟管制與極權主義 编辑

  • 「只要我們能夠自由地處理我們的收入和我們所有的財產,經濟上的損失永遠只能使我們失去我們所能滿足的那些慾望中我們認為最不重要的慾望。」[1]:83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 「經濟自由必須是我們經濟活動的自由,這種自由,因其具有選擇之權,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那種權利的風險和責任。」[1]:94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誰戰勝誰? 编辑

  • 「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這不單是對有產者,而且對無產者也是一樣。正是由於生產資料掌握在許多個獨立行動的人的手裡這個唯一的緣故,才沒有人有控制我們的全權,我們才能夠以個人的身份來決定我們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產資料都落到一個人手裡,不管它在名義上是屬於整個『社會』,或是屬於獨裁者,誰操有這個管理權,誰就有全權控制我們。」[1]:98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安全與自由 编辑

  • 「對要求安全的普遍贊同可能是對自由的一種危險。其實,當人們以過於絕對的意義來理解安全的時候,普遍的爭取安全,不但不能增加自由的機會,反而構成了對自由的極其嚴重的威脅。」[1]:114-115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物質條件和理想目標 编辑

  • 「只要工人可以自由選擇職業,這個最高限度總能實現,只是稍微緩慢一些,並造成某些失業:一味想用貨幣的手段來達到就業的最高限度,這是一種結果會使自己的目的歸於失敗的政策。」[1]:206
    •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参考资料 编辑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著,滕維藻、朱宗風譯,張楚勇譯文審訂. 《通往奴役之路》. 商務印書館(香港).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