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薛定谔
奥地利物理学家
(重定向自薛丁格)
埃尔温·薛定谔(德語全名:Erwin Rudolf Josef Alexander Schrö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是一位奧地利物理學家,主要研究量子物理學,因提出薛定諤方程而聞名於世。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埃尔温·薛定谔 |
名言
编辑- “上帝知道我不喜欢概率论,从我们亲爱的朋友馬克斯·玻恩创立概率论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讨厌它。”[1]
- 「如果我們一定非要那鬼量子躍迁不可,那我後悔參與量子理論。」[2]在EPR論文後不久,他提出了薛丁格的貓的論文。
- 無論在狹義上還是在廣義上,歷史總是被人們看成預先注定的事件並且被固定的法則和規則控制。之所以會這樣是由於每個個體在這件事上都會感覺到自己的微小作用,他既不能說服他們、調整他們的行為,也不能使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 量子論之前的流行觀點認為自然界中只存在連續性,除此之外的觀點都是荒謬的;而在「大自然之書」裡發現了不連續性的特點,徹底推翻了之前的觀點,這恐怕是量子論的最大啟示。
- 在我們這個時代,大多數「使人愚蠢化」的生產過程和高度機械化程度無不包含著使我們的智力器官嚴重退化的隱患。當聰明工人和遲鈍工人的生存機會伴隨著手工業的衰退和生產線單調而枯燥的工作的普及而變得日趨相等的時候,聰明的大腦、靈巧的雙手和敏銳的眼睛就成為多餘。而對於一個不聰明的人來說,枯燥乏味的苦幹、生存、安家、養育後代似乎更適合於他的天性。這樣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天賦和才能方面的負面退化。
- “創造力最重要的不是發現前人未見的,而是在人人所見到的現象中想到前人所沒有想到的。”
- “科学不强加给人任何东西,唯有真理和真诚。”[3]
参考文献
编辑- ↑ 第5篇“巨大的转变”第6节. 科學百科: 232. ISBN 978-7-121-25038-5 (zh-CN).
- ↑ 愛因斯坦的最後一搏—EPR悖論. 科學月刊. 2016年5月2日 (中文(臺灣)).
- ↑ 埃尔温·薛定谔. What Is Life? [生命是什么], 《第一推动丛书》第3辑, 罗来欧 (译者); 罗辽复 (译者). 1st. 中国湖南长沙市湘雅路280号: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15-116. ISBN 7-5357-3722-6 (zh-CN). "科学从不强加于人们任何事物,它只是陈述。科学的目的只不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恰当的陈述。科学家强加于人的只有两点,即真诚和真理。他不仅迫使自己,同时也迫使其他科学家遵从。"